集装箱建筑·设计·生产·安装·销售·一站式服务
定制咨询热线400-088-7011
云南集装箱厂家
联系我们

春之眼昆明集装箱

邮 箱:containerbox@163.com
手 机:13708855100
电 话:400-088-7011
地 址: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黑波村小林厂

有滋有味语文教学|宁鸿彬:巧妙的教学设计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2023-09-28 04:15人气:

巧妙的教学设计从何而来

宁鸿彬

巧妙的教学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遵循语文教学宗旨和语文教学客观规律;(2)新颖,明快,高效,使教师得心应手,举重若轻,使学生乐于接受,便于接受,易于接受。

若能达到这两项要求,学生就可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增长能力。这是高层次的、理想的教学境界。

进行如此巧妙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具备下列条件:

第一,基础条件。是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1)热爱语文教育。热爱才不会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热爱才会心思进取,研究探索,攻艰克难,精益求精。只有这样,巧妙的教学设计才能实现。(2)正确认识语文教学并付诸实践。(3)良好的文化修养。(4)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周密性和创造性。(5)丰富的社会生活。这是指要扩大生活空间,在业余时间,要广泛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这样,就可能从某些事中得到启发,从而获得教学设计的灵感。

第二,实践条件。教师要具有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对巧妙的教学设计具有决定性作用。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对已知事物或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对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是探索性的;对已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是突破性的。这种突破性的思考,就是要摆脱已知的束缚,突破已有的局限,以新的思考方向、新的思考角度,对已知事物重新思考、重新认识,从而获得新见解。

巧妙的教学设计,既需要探索性思考,也需要突破性思考,而更多的是突破性思考。怎样凭借创造性思维进行巧妙的教学设计呢?创造性思维对于教学设计发挥作用最多的就是其中的发散思维和灵感思维。发散思维就是思考某一问题时,不受已知的局限和束缚,从不同角度,朝着不同方向,进行多方面的广泛思考;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灵感思维,就是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经过有关事物的启发,突然产生的、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巧妙的教学设计,有的是凭借发散思维去思考,直接形成的;有的是在凭借发散思维进行思考的过程中,经某些事物的启发,获得灵感而形成的;也有的是在思考的过程中,辅以直觉思维、分析思维、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而形成的。总之,巧妙的教学设计,往往不是由单一的思维形式形成的,常常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思维形式经过多层次的协调活动而形成的。

 为了便于说明,下面就以发散思维的三个特性为序,介绍几条教学设计的思路。

一、

求异

“ 求 异”这 条 思 路 源 于 发 散 思 维 的 第 一 个 特性——非单一性。非单一性又称多端性,俗话说就是多样性。就是要多方向、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有多种正确方法,解答一个问题有多种正确答案。以非单一性思考为主的“求异”的要义是:精通教学内容,教法另辟蹊径;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求异,实现殊途同归,以求巧妙。

例如,语法知识一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难点。怎样才能改变“讲概念,解例题”的传统讲法,寻求一项变难为易的新教法呢?

一天晚上,我观看电视台播出的京剧《夜审潘洪》,剧情是:包大人审理潘洪杀害杨家将一案,潘洪拒不招供。包大人便布置阴曹地府场景,以阎王的形象夜审潘洪,潘洪招认。剧中假戏真做的计策,使我受到了启发,产生了灵感。于是,一项新的教学设计形成了。下面是实施这项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片断:

师:年岁大了,好忘事儿。今天上课要用一张报纸,我忘带来了。课代表!你到语文组办公室给取来。

(课代表犹豫地看着老师,站立未动。)

师:让你到语文组去拿报纸,快点儿,不要耽误时间!

课代表:老师,您让我去拿报纸,拿什么报纸呀!

师:就是语文组报架子上的报纸啊!

课代表:报架子上有好多报纸,拿哪张呢?

师:让你拿你就去拿,别再耽误时间啦!

(众生交头接耳。)

生:您得告诉他,是拿《人民日报》,还是拿《北京日报》,或是拿《光明日报》,他就知道拿哪张报纸了。

生:还要告诉他拿哪天的。是今天的,昨天的,还是前天的?

师:你们的意思是,我只说是“报纸”两个字是不行的。是这样吗?

(众生点头称是。)

师:为什么只说“报纸”二字不行呢?

生:报纸的种类很多。您只说“报纸”两个字,范围太大了,他不能确定拿哪张。

生:是呀!您要把范围缩小,具体地说清楚什么报,哪天的,这样就行了。

师:很好!你们说得对。光说“报纸”两个字,太笼统,不明确,不具体,课代表就无法确定拿哪张报纸。应该把话说得明确、具体,确定事物的范围。“报纸”是个名词,在名词的前面,用来把话说得明确、具体、确定事物范围的那些词语,在语法里叫做定语。明白了吗?

众生:噢!(原来是这样啊!) 明白了。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看看课本里是怎样解释定语的。有问题就提出来。

……

对于这样讲解定语,学生反映:老师这样讲,一下子就明白了,而且记住了,再也不会忘。

这项教学设计的思维过程是:为了使语法教学变难为易而打开思路;确定以求异、另辟蹊径为思路进行多方思考;最后经《夜审潘洪》假戏真做的启发,获得灵感,从而完成了“假取报纸”这项设计。

再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新闻,有标题、导语、主体等知识点要教给学生,若一个知识点接一个知识点地分别讲授,则耗时费力。怎样才能找到把复杂的教学过程简单化的办法,实现化繁为简呢?

在笔者另寻有别于传统的、力争一举多得的新教法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在语文组办公室里,一位老师正在给学生补课。老师讲了一遍后,学生还没明白。这时老师说:下面,我换个说法……“换个说法”这四个字触动了我。直觉告诉我:办法有了。就这样,一项新的教学设计完成了。下面是实践这项教学设计的情况。

师:下面大家读课文。读课文后,请同学们分别用一句话、一小段话、一大段话,介绍这则新闻的内容。

(生读后若有所思。)

师:大家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呀?如果有,就站起来说吧。

生:您提的问题,在课文里就有现成的答案呀!用一句话说,就是课文的标题;用一小段话说,就是正文的开头;用一大段话说,就是课文的全文。

师:说得好!这正是我想听到的答案。我提问题的时候,只是换了个说法。其实,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说出新闻的内容,换成新闻中的专业名词来说,叫做“标题”(板书) ;用一小段话说出新闻的内容,并且放在正文的开头部分,新闻中的专业名词叫做“导语”(板书) ;用一大段话(或几段话)说出新闻的详细内容,新闻中的专业名词叫做“主体”(板书)。这就是大家通过这则新闻要学到的语文知识……

此项“化繁为简”的教学设计和前一个“变难为易”的教学设计,其设计思路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变难为易”的教学设计是受到《夜审潘洪》的启发产生了灵感,设计了另一场假戏真做;而这个“化繁为简”的教学设计是直觉思维(未经充分逻辑推理、用感官直接接受的思维活动)直接发挥了作用,即听到“换个说法”四个字,直觉认为这就是可行的办法,于是就把新闻中的专业名词换了说法,完成了教学设计。

二、

求变

“求变”这条思路,源于发散思维的第二个特性——非僵硬性。非僵硬性,又称为变通性,俗话说就是灵活性。它的意思是:不墨守成规,不循规蹈矩,不受古代认识的局限,不受现代已知的束缚,而是从实际需要出发,依据不同情况,随机应变,灵活处理。以非僵硬性为主要思路的“求变”,其意思是:改变已有的认识、已有的习惯、已有的思路、已有的措施,突破思维的惯性,寻求变异,实现巧妙。具体做法有以下三种。

(一)改变思考方向

思考的方向就是思考的目标。思考的方向改变了,不同以往的见解就可能出现。例如《变色龙》一文的教学。备课时,我不想沿用依次解读奥楚蔑洛夫几次变化的授课方法,而是想找到一种事半功倍的巧妙教法。当怎么也想不出满意的教法时,我便向创造性思维论著求助。读到“逆向思维”一节时,我意识到:办法有了。就这样,一个逆向思维的教学设计悄然形成。下面是这项教学设计付诸课堂教学实践的情况:

师:刚才大家读了课文,并且一致认识到了奥楚蔑洛夫变化无常的特点。下面大家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在这件事情发展的过程中,奥楚蔑洛夫始终不变的是什么?

生:他对有权有势的人献媚取宠的态度一直没变。

生:他对穷苦老百姓欺压谩骂的态度始终没变。

师:说得对。那把奥楚蔑洛夫的这两个不变联系起来思考,可以说明什么呢?

生:说明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完全是一副奴才走狗相。

师:完全正确。我们从奥楚蔑洛夫“始终不变的是什么”去思考,一下子就掌握了他的思想本质。这种从相反的方向入手,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叫做“逆向思维”(板书)。逆向思维有助于全面地认识事物,希望大家注意学习运用。

……

这个教学设计,不因循守旧,从反面去思考问题,直接揭示人物思想本质,实现了事半功倍的设计意图。此项教学设计的形成,得益于创造性思维理论的启示。

(二)改变思考角度

思考的角度,就是思考的出发点。通俗地说,就是从哪里想起。思考的角度变了,所想的内容也就变了。例如教学《七根火柴》,以往初读课文,笔者的设计是安排学生复述,意图是熟悉课文。这是从课文的角度来思考的。当学习并理解了叶圣陶先生的有关论述后,我的想法变了。叶老说:“语文教学不能凭空着手,都得有所凭借。凭借什么?就是课本。”这就是说,课本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课本只是语文教学的手段。也就是说,语文教师不是去教课本,而是用课本去教——教学生读、写、听、说。有了这样的认识,就课文的初读而言,应是从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从课文的角度去思考,即要思考怎样借助熟习课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怎么做才能取得上述效果呢?我多日想不出好办法。一次去军事博物馆参观,当我面对讲解员那声情并茂的解说时,一下子有了灵感,一项新的教学设计成竹在胸了。下面是这项教学设计实施的主体部分:

师:下面大家读课文。读课文之后,请同学们做这样一件事:假如有一个博物馆叫做红军博物馆,假如你就是这个博物馆里的一名讲解员,假如在你负责的展台上,摆放着六根陈旧的火柴,请你以讲解员的身份,用讲解员的口吻,向观众介绍这六根火柴的来历。

设计这一段话,我是这样想的:采用让学生以讲解员的身份,用讲解员的口吻作介绍这种形式,主要意图是借助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当众口头表达的能力;另一意图就是,用这种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六根火柴”的说法,是因其与标题“七根火柴”不同,这样就给学生设置了悬念,促使他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课文里的战士们用了一根火柴)。这不仅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而且是在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

这个教学设计的思维过程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习并接受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树立了科学的语文教学理念,对教材的认识有了改变。第二个层次,对初读课文的思维角度发生了变化——由课文一方,变为学生一方,把思考的出发点确定在学生的语文素养上。第三个层次,教学设计的成形最终是从有关事物那里受到了启发,获得了灵感。我认为,这个教学设计,不只是教学形式的变化,而是在科学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教学内容的实质性变化。

(三)改变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长期形成的习惯性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是阻碍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若能改变思维定势,则思考问题的范围将大大扩展,这将有利于重新认识事物,有利于获得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例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以往的教学设计总要设计一连串的问题,如能做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还会为此沾沾自喜。但偶遇一事,使我改变了想法。

一次,学校组织参观塘沽新港。当我走过一排排集装箱时,突然,一个念头闯入了我的脑际。我想,集装箱是集小箱为大箱,既便于运输又便于装卸。如果把课堂提问也变成集小问为大问,扩大提问的容量,就能像集装箱码头一样既简洁明快,提高教学效率,又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何乐而不为?

想法有了,怎样扩大提问的容量呢?这个问题就要靠钻研教材来解决了。经过对《皇帝的新装》一文的反复钻研,我最终确定了教学这篇课文所要提的三个问题。下面按课堂教学的顺序依次介绍一下这三个问题。

问题一:

师:下面大家读课文。读完以后,请同学们给这篇课文加个副标题——“一个 _____ 的皇帝”(板书)。发言时,要引用课文说明为什么这样加副标题?

设计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1)要扩大问题的容量,就不能提那些只针对某个情节的小问题,而要提出涉及面广泛的大问题,因此提出了这样一个覆盖全文的综合性问题。(2)所提问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问题一是一个评价性问题。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认真阅读课文,就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就要先分析,再进行综合概括,准确表达。这就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3)要想使提问做到新颖、明快、高效,就要在提问形式上创新。由此,我想到了有的文章有副标题,有的文章没有副标题,而《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就没有副标题。那么,用前所未有的副标题的形式提出问题,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钻研课文的积极性。(4)像这样对人物进行综合评价的提问,传统的做法都是安排在对人物进行总结的时候提出,现在把它放在阅读课文的第一个环节,意图是授课一开始就把学生引向解读课文的正轨,以防上课时学生只顾读故事,看笑话。这样做,先使学生对课文有个粗浅的整体认识,为后文的深入解读打下基础。

问题二:

师:下面大家再读一遍课文。读完以后,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概括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发言时,要引用课文说明你为什么这样概括。

设计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1)在钻研这篇课文的后期,统观全文时,我想:课文中那些不同身份的人物,他们在这件事中,各起到什么作用呢?他们和这件事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这样一想,我发现他们的作用分别是: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他们都与这个骗局有联系。说来说去都和一个“骗”字有关。于是,我就想到了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2)设计这个问题的意图,是要扩大问题的容量。如果对这些人物一个一个地提问,最少要提问五次,现在只需这一问就把一系列问题都包括进来了。(3)从解读课文的角度来说,设计这个问题,就是要引导学生不能把注意力只放在皇帝一个人身上,而要知道文中每个人物的作用,这样才能领会作品的思想意义。说到底,这是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问题三: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骗子、皇帝、大臣、百姓都说假话呢?为什么那个小孩子说真话呢?读课文以后,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对这个问题的设计,我是这样想的:(1)备课时,课文中的一个人物引起了我的注意,就是那个小孩子。我想: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人物呢?难道仅仅是为了通过他明确一下那个皇帝并没有穿衣服吗?其实,皇帝的新装并不存在,这一点通过骗子和大臣的言行已经看得很清楚了,无需再作明确。思来想去我想清楚了,作者的用意是用这个小孩子和其他人作对比,意在表明纯真无邪的人才不会虚伪。为了使学生理解作者的这个意图,于是设计了这个提问。(2)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是各学科的共同职责,语文学科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个故事虽然诙谐可笑,但读者在欢笑之余,也自然而然地从中受到了启发,悟出了道理。因此,我认为这是对学生潜移默化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次机会,于是设计了这个提问,并以“私”字作结,还进一步这样解释:自私自利是万恶之源,只有无私才能无畏。

这篇课文的设计过程表明:第一,要进行具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就要摆脱思维定势;第二,要提高教学效率,采取“集装箱式的提问”,以扩大提问的容量是可行的;第三,要针对具体的课文,做巧妙的教学设计,就必须精心钻研教材。

三、

求新

求新这条思路,源于发散思维的第三个特性——非习惯性。非习惯性,又称为独特性,俗话说就是创造性。就是用前所未有的新思路、新观点去认识事物,冲破习惯范围,超越常规限度,提出不同凡俗、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方法。以非习惯性为主的“求新”的意思是:弃旧图新,标新立异,超凡脱俗,独树一帜,通过创新,以求巧妙。具体的做法是:

(一)探索空白区

在从事语文教学的几十年里,我有意识地关注过一个情况,那就是在语文教学领域里,观点认识也好,教材教具也好,方式方法也好,有没有留下空白,也就是尚未有人触及过、研究过、探索过的项目。如果有,我想去试试。经过一项一项地查询,我发现标题是个空白。

怎么在标题上做文章呢?

一次讲授《荷花淀》,我安排学生用一句话介绍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当我听到学生说出“荷花淀奇袭日军”“荷花淀军民同心抗日”“荷花淀不容日军践踏”等答案时深受触动。我想:这不就是在标题后面添加词语吗?如果安排学生在标题后面添加词语,这不正是借助标题设计提问的一种形式吗?我这样想了,也这样做了。在另一个教学班讲这一课的时候,我对学生说:“下面大家读课文,然后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把课文的标题补充一下,也就是在‘荷花淀’三个字的后面添加一些词语。”

补充课文的标题,对于学生来说,没有经历过,也没有这样想过。因此,完成这个作业的兴致很高。我这样做,除了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还想通过这个作业,锻炼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就这样,借助标题设计教学措施的做法自此开始了。我先后实施了“标题前添加词语”“标题中间添加词语”“标题前后添加词语”,还有其他一系列设计。

例如,教学《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对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就思考怎样在标题上做文章。“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这个标题是个句子,主语、谓语、宾语俱全。在这个句子的前面或后面添加词语,都不适合。后来我想到,可以让学生在“判断”的前面添加词语,形成“葫芦僧怎样判断葫芦案”这样的提问。可是,这样提问涉及面太窄,不符合扩大提问容量的设计意图。不过,这个想法还是给了我启发。我想,既然可以安排学生在“判断”前面添加修饰语,那也就可以安排学生在“葫芦僧”和“葫芦案”前面添加修饰语,从而形成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葫芦僧怎样判断什么样的葫芦案?”如此提问,涉及面广了,扩大了教学问题的容量,满足了设计意图。

然而,我又想到这样设计有一个漏洞,那就是:如此判案是贾雨村和门子两个人共谋的,只问“什么样的葫芦僧”,就把门子这个人物漏掉了。于是,我又进行了一次修改,改为“什么样的人怎么判什么样的案”。就这样,在标题的每个词语前作添加的全新教学设计完成了。下面是这个教学设计的实施情况:

师:下面大家读课文,读完以后,把这篇课文的标题修改一下,改为“什么样的人怎么判什么样的案”。发言时,要引用课文加以说明。

生:徇情枉法之人胡判人命案。

生:阴险奸诈之人乱判凶杀案。

生:忘恩负义之人枉判薄命女案。

生:假青天昧判夺女案。

生:两个势利小人谋判人情案。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把你们说的这些综合在一起就很全面了……

这一设计,是在确定了思考方向(怎样在标题上巧妙设计)的情况下,受到了一个不堪大用的只涉及局部的设想的启发,完成了这个“逐项依次添加标题”的教学设计。

(二)开发新领域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书时,我想,这本书的内容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若把这样的内容引入语文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是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只不过还没有人做过这件事。既然此事具有这么重要的意义,我就决定自己试试。想法有了,但怎么做呢?在一篇课文的备课过程中,身边的一件生活小事,使我豁然开朗。

例如,教学《蚊子和狮子》,在准备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恰巧看到了报纸刊登的一篇短文。这是针对一次事故发表的一篇短评,文章是《这是偶然的吗》。正是这篇短评引发了我的灵感。下面是《狮子与蚊子》课堂教学实录的摘要:

师:大家说说,蚊子胜雄狮和蚊子落蛛网这两件事,是偶然的呢,还是必然的呢?

生:蚊子打败狮子是偶然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蚊子都能够打败狮子。

生:蚊子打败狮子是必然的。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蚊子善于动脑,专门去咬狮子鼻子周围不长毛的地方,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因而取得了胜利。

生:蚊子落入蜘蛛网也是必然的。因为蚊子打败狮子之后,它唱着凯歌吹着喇叭飞走了。这说明它骄傲了,得意忘形了,所以撞到了蜘蛛网上。

生:蚊子落入蜘蛛网是偶然的。如果它冷静下来小心地飞,就不会撞在蜘蛛网上。

(双方争论。)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搞清楚偶然和必然两者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那就是“必然存在于偶然之中”(板书)。换句话说就是,任何偶然的事情中都有必然的因素。请大家想想,蚊子胜雄狮和蚊子落蛛网这两件事,是不是这样?

生:是这样。老师,我明白了……

(学生统一了认识。)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这两个偶然事件中存在的必然因素,也就是这则寓言的寓意。

(学生概括得出结论:智者胜,骄者败。)

上述教学设计凭借“必然存在于偶然之中”这个认识论规律解读了课文,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进行了一次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可谓一举两得。这样的教学设计,得益于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得益于对科学认识论的学习与实际运用。

前述各项,为了陈述方便,采取了以发散思维的三个特性为序的办法。其实,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形式,是彼此相通的,是互有交叉的。所以,作为教学设计的思路,可以单独运用某种思维形式,也可几种思维形式综合运用。

多年教学设计实践,让我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巧妙的教学设计是教学的手段。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为了设计而设计,为了巧妙而巧妙,不顾教学内容需要与否,单纯追求形式而标新立异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第二,做科学教育理念的自觉实践者。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所以,必须学习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并做到把已经懂得的科学理念自觉投入实践中。什么是自觉的实践呢?不管钻研教材,设计教法,还是掌控课堂教学,不需要刻意去想,那些科学的教育理念不请自来,就能自然而然地统帅着自己的备课和授课。若能做到这一点,教学设计的一招一式,教师的一言一行,就不会走偏。

第三,做创造性思维的熟练运用者。教学设计的灵感从哪里来?灵感只有长期积累,才会逢事偶得。积累什么?当然是综合素养。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创造性思维实践——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只有在实践中才会显现出来。实践越经常,越持久,越熟练,熟能生巧,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就越能及时地、充分地发挥出来。所以,不能遇到事情才临时去找创造性思维的有关论述,而是平日里只要想问题、做事情,就采用创造性思维,从而形成一种良好习惯。这样,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创造性思维就会自然涌现,就会引领设计者走上超凡脱俗的创新之路。

第四,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做事情,无心做和有心做效果迥然不同。无心做,则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有心做,则处处精心,事事在意,就会发现他人视而不见的有用信息,就会在不经意间抓住不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具有创造性的灵感,就会在大千世界中,找到丰富多彩的有用资源,为语文教学所用。

一句话,为什么追求巧妙的教学设计呢?其意图是:凭借教材,寻求高质量、高效率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措施。

- End -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2018年第5期,内容有删节。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400-088-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