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纸上网来(重庆警备区副政委 程 洪题)
有效率86%!
中国疫苗在国外获批上市
• 中国新冠灭活疫苗阿联酋获批上市,数据显示有效率达86%据阿联酋通讯社报道,该国卫生和预防部今天宣布对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该国进行注册。这一决定是应此前中国国药集团下属的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生物”)提出的申请而做出的回应。
阿联酋通讯社还透露,这款疫苗其实在今年9月就已经在该国获得了紧急使用授权,以保护在疫情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阿联酋官方对这一紧急使用授权进行的后续评估调查结果,与中国生物方面提供的临床试验数据相似,显示疫苗是有效和安全的。
一位接近国药集团的知情人士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证实了上述数据的准确性,并表示“这一结果比较理想”。上述知情人士对《环球时报》表示,阿联酋卫生和预防部的公告显示中国生物的疫苗已通过相关审查,并且正式获批上市。
阿联酋通讯社称,该国卫生和预防部对中国生物新冠疫苗的批准,是应此前该公司提出的申请而做出的回应,“该公告是阿联酋卫生当局对该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投出的信任票”。此前,辉瑞和莫德纳公司均已公布其研发的mRNA新冠疫苗三期临床试验数据,有效率分别为95%与94.1%。上述熟悉中国生物疫苗研发情况的知情人士评论称,中国生物疫苗的三期试验入组人数要多于辉瑞和莫德纳,设计中需要达到的对照组感染人数也不一样,严格来说各方没有可比性。
目前,中国生物所属的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两款灭活疫苗正在阿联酋、秘鲁、阿根廷、埃及等多个国家开展三期临床试验。据国药集团11月初发布的消息,中国生物的两款新冠灭活疫苗三期临床试验样本人群现已覆盖125个国籍,入组人数5万。来源丨环球时报1339000000000斤!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一、粮食播种面积增加1056万亩,增长0.6%2020年,各地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积极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止跌回升。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2亿亩,比上年增加1056万亩,增长0.6%。(一)稻谷播种面积增加,玉米持平,小麦减少。2020年,全国谷物播种面积14.69亿亩,比上年增加176万亩,增长0.1%。其中,稻谷4.51亿亩,比上年增加573万亩,增长1.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生产,国家加大对水稻生产的扶持力度,落实各项支农惠农、种粮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全年双季稻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756万亩,增长5.3%,成为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玉米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受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实施季节性休耕限采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小麦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522万亩。(二)豆类面积大幅增加,薯类面积稳中有增。2020年,全国豆类播种面积1.74亿亩,比上年增加778万亩,增长4.7%。受大豆振兴计划政策带动,大豆播种面积1.48亿亩,比上年增加825万亩,增长5.9%。2020年,全国薯类播种面积1.08亿亩,比上年增加103万亩,增长1.0%。二、粮食单产增加0.9公斤,增长0.2%2020年,全国大部农区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病虫害发生较轻,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尽管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和台风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各地加强田间管理,积极抗灾减灾,农业灾情对粮食生产影响有限。粮食产量实割实测抽样调查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0.9公斤,增长0.2%。(一)小麦单产增加,玉米持平,稻谷略减。2020年,全国谷物单产420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1.6公斤,增长0.4%,其中,小麦单产383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7.5公斤,增长2.0%;玉米单产421公斤/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受南方局部洪涝灾害的影响,稻谷单产470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1.0公斤,下降0.2%。(二)豆类、薯类单产水平均有所提高。2020年,豆类单产13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3.2公斤,增长2.5%,其中,大豆单产13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3.0公斤,增长2.3%。2020年,薯类单产276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7.1公斤,增长2.6%。三、粮食产量增加113亿斤,增长0.9%2020年,夏粮和早稻产量分别为2857亿斤和546亿斤,比上年增加25亿斤和21亿斤;秋粮产量9987亿斤,增加67亿斤。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390亿斤,增加113亿斤,增长0.9%。(一)稻谷、小麦产量增加,玉米略减。2020年,全国谷物产量12335亿斤,比上年增加61亿斤,增长0.5%。其中,稻谷产量4237亿斤,比上年增加45亿斤,增长1.1%;小麦产量2685亿斤,比上年增加13亿斤,增长0.5%;玉米产量5213亿斤,比上年减少2亿斤。(二)豆类、薯类产量均增加。豆类产量458亿斤,比上年增加31亿斤,增长7.3%。其中,大豆产量392亿斤,比上年增加30亿斤,增长8.3%。薯类产量597亿斤,比上年增加21亿斤,增长3.6%。多数省(区、市)粮食增产。2020年,全国31个省(区、市)中26个增产,其中,河南、山东、山西、河北、新疆粮食产量均增加10亿斤以上。2020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克服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来源丨国家统计局网站
刚刚,“一箭双星”发射成功!
12月10日4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将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最新!成都通报三个关键进展
昨晚,四川成都市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最新情况,并答记者问。会议通报,7日晚,成都市锦江区接到成都市疾控通知后,根据赵某某的活动轨迹,在锦江区嗨蓝调美甲店、老街盘盘麻辣烫、Amusing Club酒吧、Playhouse酒吧等6个场所停留,组织200余名公安干警和属地街道工作人员,紧急实施消毒和预防性消毒工作。
中国第一
今年前11月中国造船订单世界第一。
英国造船和航运市场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所12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共计667万补偿总吨(CGT),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6%,位居全球第一。CGT由船舶货物总量乘以船舶类型系数得出。不过,韩国船企正努力缩小与中国企业的差距,根据韩国KBS电视台9日报道,今年11月全球新船订单量共计164万CGT,其中韩国船企接单量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六成,其次是中国船企。这是自今年7月以来,韩国船企连续第五个月单月接单量超过中国。12月9日,江苏省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造船企业码头,主体建造完工的多艘船舶进入装配、调试阶段,不久后将交付国内外船东。图源:东方IC
韩联社报道称,凭借下半年的努力,韩国船企接单量与中国船企的全球市场份额差缩小到11%。今年前11个月,全球新造船订单总量为1447万CGT,仅为去年同期2523万CGT的57%。但下半年开始,全球造船行业出现复苏迹象。7月-11月全球新船订单量已超过上半年水平。从船舶订单看,VLCC和S-Max级的油船小幅增加,A-Max级油船、1.2万标准集装箱以上的集装箱船、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的订单则减少。截至11月底,全球船企的手持订单量为6784万CGT,环比增加1%;相较今年年初的8086万CGT减少了16.1%。其中,中国船企手持订单量共计2498万CGT,占全球总量的37%,位居第一。韩国船企和日本船企的手持订单分别为1936万CGT和829万CGT,占全球总量的29%和12%。不过,如果同去年同期相比,日本(-36%)、中国(-11%)、韩国(-11%)船企手持订单均有所下降。来源丨环球网美50个州确认大选结果 拜登胜
来源丨海外网
岗哨值勤,拒绝“熟人刷脸”
作者丨胡佳宝、汪 洋
版权丨解放军报